• facebook-icon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1
  • 2
  • 3
  • 4
  • 2012_3_topic1 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iitis

    『人到中年』足底痛?  四十餘歲的鄺先生,是一位投資顧問,平日工作極為忙碌,所以甚少運動,加上出外見客應酬頻密,飲食沒有適當節制,以致身材開始肥胖。近月他發覺每天早上起來,雙腳著地的時候,足跟的底部疼痛不已,痛楚維持十分鐘左右才漸漸減退。最令他擔憂的是每當見客或會議結束後,久坐起來時都感到刺痛,並需要站在原地一會才可起步,令他尷尬非常。

     

     

     

     

     

     

    足底筋膜的結構
    經過臨床檢查後,證實鄺先生的足跟痛成因是足底筋膜發炎(Plantar Fasciitis)。足底筋膜是位於足部蹠骨與跟骨之間一片非常的扇形筋膜組織(圖一),它是足弓重要支持之一(圖二),並提供足部避震的作用。

     

    長期坐立及過度勞動的工作,加上缺乏適當的休息,使脊椎承受極大的壓力及負荷,這些日積月累的勞損,都會加劇腰背退化的速度,而大大增加患上坐骨神經痛的風險。

     

    足底筋膜發炎的成因
    足底筋膜發炎的成因大多數是由於下肢生物力學的改變,例如:扁平足、後跟外翻、低足弓等,而令到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長時間的牽引力會引致足底筋膜及周邊軟組織發炎及痛楚,嚴重的更會導致肌腱退化。其他因素包括:體重過胖、長期站立工作及平時缺乏運動之人士均較大機會患上此症。
     
    足底筋膜發炎的徵狀
    患者通常會感到足跟底部近內側處隱隱作痛,嚴重時甚至有刺痛的感覺。久坐起來及最初5-10分鐘步行均會加劇痛楚,然後才慢慢減退。由於足底筋膜經過一晚睡眠後會變得鬆弛,但發炎令筋腱缺乏彈性,而晨早起床著地時,足底筋膜未能適應乍然的張力,所以大部份患者都會表示早上起床雙腳著地一刻最為痛楚。臨床檢查可發現足底筋膜與跟骨的連接處有明顯的觸痛並伸延至足底前方(圖三),而伸展足底筋膜亦會產生痛楚。

     
    足底筋膜炎VS骨刺
    很多患上足底筋膜炎的病人,於X光檢查時會發現在跟骨隆突有骨刺(如右圖) ,以為它就是足底痛的元兇,但事實是足底筋膜被長期牽拉,才導致跟骨隆突出現骨質增生的情況(即大家俗稱的"生骨刺")。任何上了年紀的人士,在X光上或多或少都可以在身體不同的負重關節看到有骨刺,但骨刺並不是引致足底痛的根源。


     
    足底筋膜發炎的治療
    治療方面,糾正錯誤的下肢生物力學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物理治療師會對患者檢查下肢、腳掌及膝關節的相關位置,並利用矯形鞋墊、吸震鞋墊等等去改善足弓,糾正生物力學及減低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另外,治療師亦會配合電療、冷療、筋膜鬆弛法,貼上運動專用貼布,並處方一套針對性的運動,籍以伸展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見下圖)。若以上治療並無明顯改善,治療師會按患者的情況,考慮改以體外衝擊波進行治療,詳情請見另頁介紹。

     

    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伸展動作 Fascia/Calf stretching
    小腿肌肉伸展
    站立,前後腳弓字步站穩,後腳(左)保持微曲,並腳跟貼地,曲右前膝並上身向前推,至感到小腿下半部份拉緊,停留10秒後放鬆
    足底筋膜伸展
    1)把腳趾靠在牆壁上,慢慢把腳趾壓在牆上,直至感到足底有拉緊的感覺,停留10秒後
     
    2)用圓筒形物件或細球體放地上,把腳掌壓著及在足弓位置前後滾動,按摩足底筋膜

     
    結語

    足底筋膜炎對很多都市人帶來困擾及生活上的不便,建議大家應儘早求醫,作正確的診斷,並接受適切的治療,千萬不要誤信坊間一些未經醫學實証的療法,以免影響病情及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輯自2012第三期啟康物理治療資訊)

Copyright © 啟康物理治療中心. Powered by Anglia Design.
  • 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