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肌少症是老年綜合症之一,而不同因素會增加患上肌少症的機會。雖然骨骼肌肉力量和質量流失在退化過程中是無可避免,但是適當地從多方面著手,可預防、減慢疾病的發展,甚至是逆轉肌少症。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飲食及運動都是針對預防少肌症的重要元素。究竟我們可以如何「儲」肌?
充足的營養對於長者預防肌少症及延緩肌肉流失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蛋白質特別是胺基酸,是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的重要元素。研究建議一般長者每天蛋白質攝取量需 1-1.2 公克/公斤(假設長者體重是50公斤,建議每天攝取的蛋白質是50-60公克)才有效預防肌少症。同時,亦不可缺乏維生素D的攝取,因為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對於肌肉收縮、強度及功能有相當影響。
運動方面,研究指出肌力訓練,特別是阻力訓練,透過肌肥大及神經肌肉適應,有效地達致增加肌肉蛋白質合成、骨骼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除了阻力訓練,配合帶氧運動更能強化心肺功能及消耗肌肉內的脂肪。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一般成人及長者每星期進行最少150分鐘(分4-5次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體能活動( 中強度即活動時呼吸和心跳稍為加快及輕微流汗,仍然可保持談話);肌力訓練則建議每星期非連續地進行兩天或以上訓練,訓練方法包括利用啞鈴或阻力帶等作阻力訓練。最理想的肌力訓練應該不只針對單一群組的肌肉,而是兼顧全身的肌肉且具功能性。
以下介紹大家6個簡易的家居運動,方便長者在家中多做運動,齊齊「儲」肌。若果長者患有慢性疾病,並沒有恆常運動的習慣,運動前宜先諮詢物理治療師或醫生的意見。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Yanai, H. (2015). Nutrition for sarcopenia.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7(12), 926.
2. Yu, R., Wong, M., Leung, J., Lee, J., Auyeung, T. W., & Woo, J. (2014). Incidence, reversibility, risk factors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igh body mass index against sarcopenia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Chinese adults.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4, 15-28.
![]() |
橫向抬腿 手扶椅背或穩固的地方,把阻力帶繞住雙腳腳踝 把重心放在近扶手的一邊腳,另一邊腳保持伸直,往外抬起,維持5秒,身軀保持直立 做10次為一組,左右腳各做2組 |
![]() |
後向抬腿 手扶椅背或穩固的地方,把阻力帶繞住雙腳腳踝 把重心放在一邊腳,另一邊腳保持伸直,向後方抬起,維持5秒,身軀保持直立 做10次為一組,左右腳各做2組 |
![]() |
四頭肌強化運動 坐貼椅背,挺直身軀,把阻力帶繞住雙腳腳踝 左腳保持穩定踏在地上,右膝伸直,維持5 秒 做10次為一組,左右腳各做2組 |
![]() |
大腿推蹬 手持阻力帶,並把阻力帶繞住腳前掌 從曲膝及抬腿的位置,發力向前向下踩,維持5 秒 做10次為一組,左右腳各做2組 |
![]() |
小腿肌肉強化運動 手扶椅背或穩固的地方,雙腳與肩同寬 踮腳讓腳跟離地,維持5 秒 重複10次3組 |
![]() |
上肢推舉運動 坐貼椅背,挺直身軀 手持啞鈴(可以水瓶代替),往天推舉,維持5 秒,慢慢返回原本的位置 重複10次3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