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撮文:李加華物理治療師 Physiotherapist Mr. Justin Lee)
大腿後肌肉拉傷是最常遇到的運動創傷之一,特別在一些需要急性加速的運動(例如:跑步、足球、籃球)。根據統計,大腿後肌受傷佔急性運動創傷8%~25%。傷患復發亦都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有高達30%運動員曾經歷拉傷後再復發。
大腿後肌拉傷主要分成兩類型:
- 過度伸展創傷 (Stretching Injury)
- 衝刺性創傷(Sprinting Injury)
過度伸展創傷疼痛點通常會靠近坐骨,復原時間相對比較長。衝刺性創傷疼痛點經通常位於後大腿的遠端,康復時間相對較短。要完全康復的時間取決於拉傷的嚴重及受傷後的處理,可需3個星期至3個月不等。由於大腿後肌拉傷的高發病率和經常會復發的情況,對於專業運動員上有相當大的影響。在運動科學界上,已有很多的研究去了解和探討最效處理大腿拉傷的治療及運動處方。
在2013有一隊研究員(Askling et al. )發現採用一系列針對大腿後肌的離心發力 (肌肉伸展狀態時發力)的鍛鍊計劃,不單只可以縮短康復時間,甚至可以減少傷患再復發。
以下介紹三個運動都是經Askling et al.團隊研究最有效的復康運動療程。進行這些運動時,不應該令痛楚增加,如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物理治療師的意見及經評估後才進行。
延伸式 (The Extender):
受傷後48小時可以開始進行
1. 平卧,彎曲患側髖部呈90度,雙手抓膝蓋後側固定大腿。
2. 隨隨地將小腿伸直,直至大腿後肌有拉扯的感覺就停止。
3. 再屈曲膝關節回到起始姿勢。
4. 一組12下,早晚各進行3組。
5. 如情況有改善及沒有任何不適感,可以慢慢増加膝關節伸直的幅度。

潛水式 (The Diver):
受傷後兩星期可以開始進行練習
1. 患側單腳站立,膝蓋微彎,軀幹挺直。
2. 慢慢將身體向前彎,髖關節屈曲至大概約90度,雙手向前伸,建側的腳抬高。
3. 直到大腿後肌有拉扯的感覺就停止。
4. 然後慢慢回到起始姿勢。
5. 一組6下,隔日進行3組。
當動作開始做熟了變得更容易,可以增加動作的幅度或速度去增加挑戰性。

滑行式 (The Glider):
受傷後兩星期可以開始進行,建議在一個平滑地面練習。
1. 靠近牆,一手扶住牆。
2. 患側單腳站立,重心放腳跟,膝蓋微彎,軀幹挺直。
3. 建側的腳放在後方,踏住滑板塊。如沒有滑板塊,可用襪或毛巾代替。
4. 逐漸有控制地將後腳向後滑動, 直到大腿後肌有拉扯感覺就停止。
5. 然後,用雙手幫助拉後腳回來起始姿勢。
6. 一組4下,隔日進行3組。
當動作開始做熟了變得更容易,可以增加動作的幅度或速度去增加挑戰性。

References:
- Orchard J, Best TM. The management of muscle strain injuries: an early return versus the risk of recurr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Medicine, 2002; 12:3-5.
- Heiderscheit BC, Sherry MA, Silder A, Chumanov ES, Thelen DG. Hamstring strain injuries: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 rehabilitation, and inju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Orthopedic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0; 40:67-81.
- Askling CM, Tengvar M, Thorstensson A. Acute hamstring injuries in Swedish elite football: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two rehabilitation protocol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3;47:95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