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今的都市人,膝痛是一個非常普遍但亦使人十分困擾的健康問題,不同的年齡層及活躍程度,會帶來不同成因的膝痛問題。最常見的膝痛原因包括: 退化性膝關節炎、韌帶受傷、半月板撕裂、臏股骨關節綜合症及肌腱炎等等。
在過往的物理治療專題,我們已介紹過膝關節炎及韌帶受傷的病因及治療,今期我們會集中討論幾種普遍但較被忽略的膝痛,讓大家對膝痛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
今期介紹的伸展、強化動作,適合一般人士練習,籍以舒展肌肉及改善關節活動幅度為主;但患有或曾患有相關關節肌肉肌腱問題的人士,應先咨詢物理治療師檢查後才進行相關的練習。如在練習過程,發覺疼痛加劇至停止後亦有不適,應停止並請教物理治療師。
被忽略的膝痛(一):髂脛束綜合症(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髂脛束(圖一)是位於大腿外側的軟組織,它是由盆骨外側的闊筋膜肌、臀大肌和臀小肌連接延伸的纖維結締組織,經過大腿外側一直伸延至膝外側的下方。其主要功用是伸展膝關節、外展髖關節及穩定盤骨及下肢。

髂脛束綜合症的症狀
患者會感到:
- 膝關節的股骨外側髁疼痛,局部腫脹,大腿外側有拉緊的感覺
- 痛楚有時甚至會放射至大腿外側處
- 上落樓梯、斜坡、重覆屈曲伸展膝關節時,痛楚會加劇
- 屈曲伸展膝關節時會有響聲
髂脛束綜合症的治療
物理治療:- 冷敷、干擾電波、超聲波、手法治療
- 體外聚焦沖擊波治療
- 伸展運動及肌肉強化運動:籍以改善柔軟度及肌肉力量不平衡的情況
藥物治療:減低炎症及痛楚
- 如有需要,患者有可能要作進一步的足部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佩戴矯形鞋墊,從而改善下肢生物力學。
- 使用髂脛束帶,可幫助減少摩擦及減低患處的負荷
| 髂脛束綜合症的伸展及強化運動 | |
|
髂脛束伸展 1)站立,患側在後,手扶牆 |
![]() |
|
強化髖外展肌肉 (hip abductor) 保持盤骨固定,進行三組,每組重覆15次 |
![]() |
|
髂脛束放鬆 (ITB Massage) 可以更深層的伸展及放鬆髂脛束,在滾的時候,發現有一個點特別痠痛時, 請在該部位進行前後的滾動,代表這部份的肌肉群過緊,需要釋放一下 |
![]() |
被忽略的膝痛(二):鵝足肌腱炎 Pes Anserinus Syndrome(Goose's Foot)
鵝足肌腱是由大腿內側三條肌肉:縫匠肌(Satorius Muscle)、薄片肌(Gracils Muscle) 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 muscle) 之共同肌腱附著脛骨處所組成,位置於膝前內側下方的脛骨 (圖二)。而鵝足肌腱及脛骨之間有一滑囊,藉以提供潤滑緩衝及減低壓力的作用。

鵝足肌腱炎的成因
此症通常發生於鵝足肌腱經常進行持續及重覆的運動而產生摩擦、壓力,導致肌腱及滑囊發炎。 容易出現鵝足肌腱炎的人士包括:
- 運動愛好者,尤其是跑步、足球、羽毛球、單車
- 過胖之中年女士
- 突然改變或增加運動量
- 患有膝外翻或扁平足的人士
鵝足肌腱炎的症狀
患者會感到:
1)膝前內側方有明顯痛楚,特別是持續運動、上落樓梯及屈曲膝關節,痛楚會加劇
2)局部的腫脹及壓痛點
3)活動時可能會有聲響
鵝足肌腱炎的治療
物理治療:- 冷敷、干擾電波、超聲波、手法治療
- 體外聚焦沖擊波治療
- 伸展運動及肌肉強化運動
藥物治療:減低炎症及痛楚
處方矯形鞋墊:矯正下肢的生物力學偏歪,減低鵝足肌腱承受的牽拉
局部類固醇注射
| 鵝足肌腱炎的伸展及強化運動 | |
|
伸展運動:V型伸展 V-Sit stretch
並以雙手緩慢觸碰到足背,籍以伸展右髖內展肌肉應感到右大腿內側有拉展的感覺, 維持15秒,然後放鬆並回復坐直的姿勢
|
![]() |
|
強化髖內展肌肉 (Hip Adductors)
|
|
被忽略的膝痛(三):髕骨韌帶炎 (Patella Tendinitis)
髕骨韌帶位於膝前方,由髕骨(俗稱菠蘿蓋)下端伸延至脛骨上方的脛骨結節(Tibial Tuberosity) (圖三)。髕骨韌帶是大腿四頭肌的延伸,主要協助四頭肌進行膝關節伸展的動作,而髕骨韌帶於跳躍動作時,更扮演重要的角色,幫助膝關節吸震、急停及穩定的作用。

髕骨韌帶炎的成因
重覆的跳躍動作,使髕骨韌帶過度勞損及承受強大的壓力,最終導致韌帶反覆出現細微撕裂及發炎,而形成細微的疤痕組織。此症常見於籃球、排球、跳遠、羽毛球等運動員,而肥胖及肌腱柔軟度不足的人士亦增加患上此症的風險。
髕骨韌帶炎的症狀
患者會感到:
1)前膝髕骨下緣有壓痛點
2)上落樓梯、進行跳躍運動會加劇痛楚
3)髕骨韌帶有明顯腫脹或局部增厚。
髕骨韌帶炎的治療
物理治療:
-冷敷、干擾電波、超聲波、手法治療
- 體外聚焦沖擊波治療
- 四頭肌伸展運動及肌肉強化運動
藥物治療:減低炎症及痛楚
佩戴髕骨帶:減低髕骨韌帶承受的牽拉

| 髕骨韌帶炎的伸展及強化運動 | |
|
伸展運動: 股四頭肌 (Quadriceps) 1)一手扶牆以保持身體平衡 直至大腿前側肌肉有緊繃的感覺,伸展大腿前側之股四頭肌群 |
![]() |
|
強化股四頭肌 (Quadriceps) 半蹲運動:背靠著穩固的牆,微曲雙腳,注意膝頭位置不要超越腳尖; 定住數秒,然後慢慢企直,重複10次 |
![]() |
結語
總括而言,膝痛的成因有很多,在治療膝痛問題時,我們不應只著眼於止痛、消炎及減退症狀等,而忽略了引致膝痛的不同高危因素,包括過重、下肢生物力學變異、運動及訓練的因素等。物理治療的治療原則,除了使用各種治療技術去減輕症狀外,更會因應患者不同的致痛源,作出針對性的處理,並處方一套個人化的運動,籍以根治問題,減少復發的機會。
(輯自2014第一期啟物理治療資訊)







